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国土总面积9914平方公里,分属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降水较充沛,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河谷深切、蓄水工程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利用率低,工程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六盘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响一场场碧水保卫战,让涓涓清水惠泽人民、绵延后世。
强化河湖监管,建设水生态文明。河湖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行蓄洪水的重要通道,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湖管理保护关系国家水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六盘水通过部门联动,打好组合拳,重点围绕工业废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矿山矿井废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城市生活污染、船舶污染、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双十工程”治理、河湖“清四乱”、垃圾乱倒和污水乱排、农村河道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入河排污口及河流断面水质变化情况等污染河湖水体方面问题开展全面排查、广泛宣传、建立问题清单、加强整改。今年以来,全市排查发现“四乱”问题85个、河湖突出问题89个、水利行业生态环境问题56个,均已全部整改完成。通过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共建幸福河湖”清河行动出动人员6976余人,开展保洁行动1081次,清河56条,打捞漂浮物730余吨,开展河道清淤80余公里,清理河道淤泥杂物400余吨。全市一批侵占破坏河湖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新增违建、围垦等重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河湖行洪蓄洪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水生态持续向好,全社会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氛围逐步形成。
强化水旱灾害防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六盘水坚定不移贯彻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指导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理念,立足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和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通过靠前防控、科学调度,有效防范和应对水旱灾害。今年来,通过汛前、汛期大排查、大检查,排查出隐患470处,全部及时整改,逐一对124座水库(水电站)、413座山塘和222处山洪灾害易发区落实了“三个责任人”,确定各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压实责任职责。共储备麻袋、发电机、橡皮艇、冲锋舟等40余种价值400余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组建了水工、地质、测量、水文、气候等专业119名专家库。以智慧水务平台为载体,全市420个自动化监测点实现监测信息共享,发布预警短信25.2万条,极大提高监测水平,全年未发生因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情况。
强化水资源保障能力,解决工程性缺水。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调控是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主要抓手,六盘水坚持“高水高用、低水低用”“大水保大片、小水保零星”原则,不断完善大中小微并举、丰枯多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始终围绕国家有关水利投资政策,早谋划、早安排,积极主动争资立项,为推进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武大型水库、湾龙坡和赵家河中型水库、丁孝塘等20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全市水网建设项目共64个,包括水源工程建设、水电站建设、中小河流治理、供水工程、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2021年水城区方家沟水库、出水沟水库开工建设,全市在建水库23座,总投资89.3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5.14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年设计供水能力2.58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全市工程性缺水问题。
强化小水电监管,保障生态流量泄放。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有效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六盘水始终坚持优先保障生态流量泄放的原则,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的监管工作。按照农村小水电站“一站一策”工作方案,全市64座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设施、视频监控设施已全部投入使用,且已全部接入“贵州农村水电运用监管服务平台”。各市(特区、区)及电站积极落实水电站“双主体”责任人及责任,妥善有效解决因水电站引水发电导致的河道干枯、减水、脱水或断流的问题,努力打造绿水长流的六盘水。
加强水土保持,打造绿水青山。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河湖治理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今年以来,六盘水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5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强度逐年降低,治理成效明显。积极争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项,争取资金1860万元,梳理发现“未批先建”“未验先投”“不依法履行职责”等水土保持违法违规存量问题224个,全部整改完成。
规范化管理,助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规范水资源论证、取用水管理,强化生态流量管控,完善市县两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编制完成《六盘水市水量分配方案》,将乌江、南盘江、北盘江、黄泥河水量分配到各市(特区、区)。初步核算,202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91,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2.86%,用水效率得到逐步提高。按照《地下水管理条例》要求,开展了辖区内地下水取水清理专项整治,完成地下水取水摸排统计工作并建立台账,逐步开展废弃机井封堵。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节水优先,既是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制度的刚性约束,六盘水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坚决落实节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实施米箩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l.2万亩、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4.8万亩,市级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创建率100%,全市七大高耗水行业节水型单位创建率达到100%,创建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六盘水师范学院2所节水型高校。严格执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加强污水中水回用和煤矿矿井涌水处理回用等非常规水利用,非常规水利用量比上年增加15.37%,全年用水总量7.16亿立方米,有效控制在年度目标值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