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
个人中心
通知
通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水旱灾害防御与水土保持

新时代六盘水市水土保持与生态价值赋能协同答卷

视力保护色: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21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0%,以南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域面积77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0%。作为喀斯特地貌占比超60%的地区,曾面临严重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挑战,2025年,全市以精准治理、遥感监管、价值转化为主线,凝聚多部门合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超额完成年度攻坚任务,更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深度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坚实动能。

一、坚持目标导向,全流域多部门协同治理

六盘水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率为核心目标,以流域为单元,整县、整流域推进水土流失系统治理,联动林业、发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整合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构建全流域系统治理、靶向精准治理、多部门协同攻坚、全链条富民强村的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布设工程、林草、封禁等措施,形成生态修复产业培育改善民生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治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从2010年的4254.87平方公里降至3347.41平方公里,降幅达21.33%,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持续增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二、坚持技术创新,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效能

六盘水市以技术创新与机制完善为抓手,“天地一体化”监管为水土流失治理保驾护航。全面运用遥感监测、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对水土流失情况开展动态监测与评估,精准识别治理需求与成效,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显著提升治理精准性与效能。强化全流程闭环监管,强化从规划、实施到验收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治理效果持久稳定。严格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重点强化弃渣场选址、表土保护等关键环节管控,依托信用评价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未批先建”“未变先弃”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从源头防控人为水土流失。

三、坚持价值转化,生态红利反哺民生

2025年,六盘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多维度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化。在林业碳汇方面,水城区成功申报两批林业碳票,第一批申报主体玉舍国有林场对1539亩林地进行监测核算,获得碳减排量18147吨,最终以85吨的价格成功售卖,实现收益154万余元。水城区杨梅国有林场获批省级第二批林业碳票,申报面积达3000亩,监测期内减排量达23811.33吨,预计可产生200万余元收入,持续拓展碳票钞票的转化通道。同时,通过森林抚育间伐、补植先锋树种营造混交林等方式,完成退化灌木林修复5.9万亩、抚育间伐3.8万亩,预计新增森林碳汇量12万吨年,推动石漠化区域从生态赤字转为碳汇盈余

四、下一步展望

未来,六盘水市将深挖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典型经验,持续巩固林业碳汇交易,推动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同时,持续扩大特色生态产业规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生态红利更好惠及民生,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六盘水提供更坚实的生态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