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篇
1.河流的概念是什么?
是指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线性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天然水道的通称。河流包括水流和河床。水面与河床边界之间的区域称为过水断面,相应的面积为过水断面面积,简称为过水面积。天然河道的河床,包括河底和河岸;河底与河岸,以枯水位为界,以上为河岸,以下为河底。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在从事河流的相关工作中,一般不说南岸、北岸,而是说左岸、右岸,约定面向河流下游,位于左侧的河岸称为左岸,位于右侧的河岸称为右岸。
2.我市实施河长制管理的河流有多少?
全市实行河长制管理的河流有307条。
3.湖泊的概念是什么?
湖泊是指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水缓慢的水体。贵州省境内天然湖泊仅为草海。
4.水库的概念是什么?
水库是用坝、堤、水闸、堰等工程,于河道、山谷或低洼地区形成人工水域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其主要用于径流调节,改变自然水资源分配过程,以满足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改善环境、养殖等需要。
5.什么是健康河流?
健康河流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满足河流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的需要。河流健康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河流自身的健康程度,主要是指河流的水循环程度和河岸的稳定状况,它是河流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河流实现诸多功能的前提。二是河流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程度,它综合反映了河流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贡献,是人类维护河流健康的初衷和意义所在。三是河流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支撑程度,它是河流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影响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什么是黑臭水体?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对城市黑臭水体给出了明确定义。一是明确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内的水体,也就是居民身边的黑臭水体;二是从“黑”和“臭”两方面界定,即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以百姓的感观判断为主要依据,可将其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
7.河湖“四乱”问题指哪些?
主要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8.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分类有哪些?
水体污染是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大气降尘(水)、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等废污水通过固定排放或者降水、径流、冲刷等方式进入江河湖库等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后所造成的污染。
9.水灾害的类型有哪些?
水的平衡被打破,就可能转变成各种灾害。水多,大水形成洪灾,淹没农田,通途成水泽;水少,旱灾使庄稼减产绝收,飞蝗、瘟疫紫随之而降;水脏,水被污染,人类,动物、植物等一切大自然中生灵的饮水用水受到直接影响;水浑,对环境影响恶劣,水土流失还会破坏山体安全、水质和土地表层的保持。
10.河长制工作对突出水问题的防治有哪些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集中解决“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河湖“四乱”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新老水问题,通过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有效推动我市河湖面貌明显改善,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确保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1.5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28%、29%,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8以上;三大流域水系主要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9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6%,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过90%,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以上和90%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市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哒啦仙谷)